“目前云南垃圾分类工作仍面临几个难题。首先就是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不够深入,大部分居民自发自觉的垃圾分类习惯尚未形成。”市城市管理局下设分类管理处处长张希胜分析,随着近几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推进,绝大部分市民已经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,同时通过各相关部门和县(市)区的共同努力,部分居民已经初步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,但大部分居民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还未养成。同时,垃圾分类专业性较强,分类将增加居民的时间和物质成本,不少居民不愿参与。
“其次就是可回收物被污染现象比较严重。比如说用过的卫生纸、擦了药的棉球、药品的包装等,就有不少人会放在可回收物中,而实际上用过的卫生纸属于其他垃圾,药品及包装属于有害垃圾。在处置时我们只能将投放不准确、被污染的垃圾统一运送至发电厂焚烧处置。”张希胜表示,以日本为例,从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到形成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用了27年,而德国用了40年,昆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
“另外就是末端处理设施尚不完善。目前,昆明市已建成6家垃圾焚烧发电厂、1家餐厨垃圾处理厂、1家危险废物处理厂、2家电子垃圾处理厂,但尚无大件垃圾处理厂和厨余垃圾处理厂,因此在未进行试点片区内,存在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装混运情况,这也导致部分已有垃圾分类意识并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提出了‘已经进行了垃圾分类,但收运时还是一辆车混着运走了’的疑问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自觉自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。”张希胜表示。